多位中青年紫砂艺术家的作品亮相首届北京紫砂艺术节

时间:2017-04-18 15:52:06 来源于:

(瓷库中国网)对于普通的爱好者而言,动辄数十万元的大师壶令人“望壶生畏”,于是身为大师之徒的中青年艺术家的紫砂作品,以精湛的技艺与“平易近人”的价位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开始为众多藏家所青睐,大有成为紫砂界中流砥柱之势。但这异军突起的“壶二代”到底能不能承担传承紫砂文化的重任,令人担忧。为此,笔者采访了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赵炎与资深紫砂收藏家刘天宝。

 

正品宜兴紫砂壶飘香壶

 

正品宜兴紫砂壶飘香壶 沈晓平手工作品  点击查看

 

刘天宝先生认为,“名师出高徒”,许多中青年紫砂艺术家技艺之精湛已经达到了不逊其师的地步,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不乏其人。随着时代的推进,这些“壶二代”必然会成为紫砂界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风格上各表一枝,或传统、或创新、或兼而有之,各有千秋。

 

赵馆长介绍说,坚持传统之风的代表是吴群祥与潘持平。吴群祥师承壶艺泰斗顾景舟,沿袭顾派风格,以光器为本,以提梁称雄。光器讲究线条和形体的组合,把嘴、把、盖协调统一,用简洁的形态来表达作品的生命力。既体现了紫砂本质的简朴大方,更显露了不凡的艺术功底。精巧而大方、灵秀而古朴,他的壶刚柔相济,余韵荡漾。另一个“传统派”代表潘持平则以方器见长,他仿制前人的作品尤为出众。作品风格清秀大方,出水流畅,触握舒适,含蓄洗练,于淡泊中见浓烈,于平易中求新奇。赵馆长介绍,制作传统壶型的难度在于尺寸、比例的把握和古风古韵的表达。做到形似神似是很不易的,对制作者的功力、气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对基本技法的坚持体现着对传统的尊重与延续,令人敬重。

 

而创新一派的代表则是陈国良与江建翎。陈国良是紫砂大师何道宏的学生,他以“薄胎”技法独步江湖。“在手疑无物,定睛似有神”,他的壶,胎体极薄,“惜土如金”,壶体重量轻达50克,因此制作难度也要高了许多。同时他的壶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着力解决了薄胎壶易开裂、变形的问题。江建翎师承汪寅仙,以花器最为出众。其花器作品形神兼具、诗韵洒脱。得意之作《梅花三弄》刚健爽朗,又略带几分俏皮,情感寓意与整体构图一气呵成,壶嘴、壶把线条流畅,令人耳目一新。

 

葛陶中则兼具传统与创新之长。葛陶中是顾老的关门弟子也是得意门生。“坚持紫砂传统,创新紫砂语言”是他的信条。他的方器独树一帜,作品方中带圆、寓圆于方,线条合理而顺畅,是改良古典器型的优良典范。代表作《方云琮》、《满天星》都十分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样擅做方器的施小马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力,又不拘传统,注重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理念的结合。他不满足于方器的规矩,从单一的四方入手,逐渐追求柔和与舒缓的线条,方中带圆更显东方儒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作品《珏提》,作品在整体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的提梁装在肩部的处理手法,把提梁穿过壶面直插壶身。壶盖凹陷,没有壶钮。在提梁中间配上红色的把手,形成红与黑的鲜明对比,堪称点睛之笔。

 

看来,宜兴紫砂壶制作的高深技艺并非高不可攀,紫砂文化的传承也正生生不息。这些中青年紫砂艺术家的作品即将亮相首届北京紫砂艺术节,期待能给更多紫砂爱好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孙乐琪)  

 

(整理:胡艳波)

 

推荐阅读

 

东北亚博览会上白山紫砂器引众人关注

海派紫砂传承展首次在上海开展

紫砂名家作品亮相法国巴黎

宜兴紫砂优秀传承人范志中

明清时期的宫廷紫砂浅析

瓷库中国
瓷库中国

全方位诠释艺术精品,名家艺术收藏品美炸给你看!

以“传播陶瓷品牌 弘扬艺术文化”为宗旨,重在传播现代名家、名瓷、字画、紫砂壶、工艺与技术,为倾慕陶瓷艺术的粉丝和爱好者、收藏者提供权威专业放心的咨询服务和展示平台。

瓷库中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