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釉下五彩瓷珍藏展

时间:2017-04-18 15:56:03 来源于:

原标题:清代釉下五彩瓷珍藏展

 

“国瓷瑰宝-中国清代釉下五彩瓷珍藏展”于11月12日至12月底在时间博物馆展出。中国知名收藏家受邀携百余件私人珍藏清代釉下五彩精彩亮相此次展览,是历次同类展览中“规模最为巨大、展品最为齐全、及具规格”的一次,它再现了中国制瓷史上的瑰丽奇迹,让国人近距离感受百年前釉下五彩瓷所创造的辉煌成就,让这历史的釉光再次照耀今人并启示未来。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12日-12月底 10时-16时

 

    展览地点:时间博物馆B2极远厅(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298号)

 

图片1

 

展览现场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中国瓷城-醴陵”所创烧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在中国及世界陶瓷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烧造时间短,传世作品稀少,故弥足珍贵。据专家统计,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精品存世量约四百余件。今湖南省博物馆珍藏十七件,北京故宫博物院内藏仅七件(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内设有“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展览和熊希龄先生创烧釉下五彩瓷的专题介绍。

 

  素有“瓷城”和“瓷都”之称的中国醴陵,远在东汉时期就有大规模的陶器作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兴宁移民廖仲威在醴陵沩山开设瓷均,以手工拉胚,松柴为燃料,龙窑烧制。产品以碗、碟等粗拙土瓷为主,此为醴陵制瓷之始。五彩瓷器自明代创烧以来,一直以釉上或加上釉下青花彩的传统形式烧造。

 

图片2

 

展览现场

 

  到了清代康、雍、乾三朝时,虽有五彩加金、加蓝和粉彩等工艺,但均没有突破以釉上彩为主的局面。清光绪三十年,政府官员熊希龄先生向清政府申请拨专款,在清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拨银十八万两。熊希龄先生与文化人文俊铎先生,在醴陵实地考察后,提出“立学堂、设公司、择地、均利”四项办法,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熊希龄任瓷业学堂校长,文俊铎任学堂监督,主持瓷业学堂日常工作,并兼教授历史、国文华博,常先任教务长兼中理化教员,沈明熙任庶华物务长兼算术教员。

 

  几年后,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之后筹建了“湖南瓷业公司”。他们引进人才与先进设备,改进制瓷工艺和烧造技术,创烧出了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由于这种釉下五彩工艺的创烧,让绘画彩料经高温烧制后藏于釉下,使烧成后的瓷器不易磨损,无毒,在当时成为清朝皇室指定的专用瓷具。

 

图片3

 

釉下五彩百鹤图尊

 

60.5cm

 

底款: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学堂学生周诒制

 

图片4

 

釉下绿彩贵妃出浴瓶

 

18cm

 

底款:湖南瓷业公司

 

  醴陵瓷的制作突破了历史局限,从材质、技术加工、造型、装饰和烧成多方面,整体谋划并首创了中国釉下五彩瓷器的新品类,开创了我国釉下五彩瓷的先河。醴陵釉下五彩瓷将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呈现在瓷器上,使其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出现,其特点为清雅、温润、素洁、静美。

 

  正由于它的高雅神韵与独特的创新工艺,醴陵釉下五彩瓷于清宣统元年在“武汉劝业奖进会”获得第一等金质奖;清宣统二年醴陵瓷器获“南洋劝业会”第一等奖;清宣统三年醴陵瓷器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最优奖“;于1915 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享誉中外。醴陵釉下五彩瓷从此被国内外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成功创烧是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图片5

 

釉下五彩花卉折肩瓶

 

32cm

 

底款:宣统二年湖南瓷业学堂罗正五制

 

图片6

 

釉下绿彩镂空竹叶纹筒瓶

 

30.5cm

 

底款:宣统二年湖南瓷业学堂学生罗正五制

 

  清末期间,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使得湖南瓷业公司创造出釉下五彩瓷的特殊的釉和青染料从此消失,加上烧制成品难度大,所以,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传世作品罕见,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引起世人的足够重视。清末期间醴陵釉下五彩的成功创烧在我国传统制瓷的工艺变革中做出了突破性成就,为重振中国瓷业的辉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7

 

釉下五彩花卉博古瓶

 

31cm

 

底款:湖南瓷业公司

 

  新中国成立以后,醴陵釉下五彩瓷器被国家指定为主席专用瓷、国家领导人专用瓷、人民大会堂专用瓷、中南海怀仁堂专用瓷、外宾礼瓷;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用瓷;2010年上海世博会专用瓷。

 

图片

 

釉下五彩花鸟镂空套瓶

 

民初 18cm

 

底款:台田讲习所制

瓷库中国
瓷库中国

全方位诠释艺术精品,名家艺术收藏品美炸给你看!

以“传播陶瓷品牌 弘扬艺术文化”为宗旨,重在传播现代名家、名瓷、字画、紫砂壶、工艺与技术,为倾慕陶瓷艺术的粉丝和爱好者、收藏者提供权威专业放心的咨询服务和展示平台。

瓷库中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