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五代至明末的窑业演变

时间:2017-04-18 09:52:40 来源于:

瓷库中国讯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当代名家的艺术陶瓷作品以创作内涵与艺术价值丰富著称。综观景德镇的古代窑址,从五代至明末,窑址由少增多,复由多减少,其窑业亦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初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

 

图:景德镇五代时期陶瓷古窑遗址

 

图:景德镇五代时期陶瓷古窑遗址



        五代宋初的窑址分布在湖石、杨梅亭、白虎湾、黄泥头、南市街、银坑坞……以及今景德镇市区新华书店、农民新村等处。北宋中后期,瓷窑激增,尤其在南河一带,窑址如串珠般延绵十数里,产品精美,堆积丰富.南宋时,窑址骤减,较大的仅有湖田、柳家湾几处.元代主要集中在镇窑、湖田、塘下三地。

 

图:宋景德元年瓷

 

图:宋景德元年瓷

 

入明以后,正统至正德时窑址又有所增多,正德时的窑址除镇窑(景德镇市区的窑址)和湖田外,尚有镇窑附近的里村、河西公园以南 、农机厂以及瑶里的外瑶等处。至嘉靖,窑址仅曾剩镇窑和湖田两处。嘉靖以后,景德镇地区的窑业完全集中在今景德镇市内,窑址锐减,最后仅剩镇窑一处。

 

图:江西景德镇发现晚明陶瓷作坊遗址

 

图:江西景德镇发现晚明陶瓷作坊遗址

 

乍看之下会以为景德镇制瓷业似乎在衰退;然而20余年来,我们观察景德镇市区内建筑工程所揭露的地层断面和挖掘出来的大量匣片、残瓷,使我们了解到,景德镇是一座建立在窑业垃圾上的城币。过去地称“四山八坞”的景德镇,后来坞和洼被窑业垃圾填平,变成“陶阳十三里“的平坦之地;以往高数十仞的珠山,现在仅高出马路不到十米。公馆岭和青峰岭也被填成了小坡。

 

图:景德镇出土晚明陶瓷

 

图:景德镇出土晚明陶瓷

 

晚明一乾隆的窑业遗存主要分布在落马桥以南、戴家上弄、周路口(即<景德镇陶录>所谓”小南窑”)、青峰岭、群英堂、陶瓷公司、枯树庙、新华瓷厂、罗汉肚、龙船弄、董家坞、观音阁以及今中山路西侧宽十数米至百米,南北长约5公里的条形地带和中山路某些地段的东侧区域。由于当年向低洼处及沿昌江倾倒,故堆积厚度一般为数米至十数米。据初步估算,这一时期的窑业垃圾约为600万立方米,可见当时窑业之盛!

      景德镇的窑场主要集中在水路交通和原料、燃料便利的镇窑一地,窑业从分散走向集中,非但不是瓷业衰退的标志,相反显示出生产的高度发达,这也是景德镇制瓷业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必然结果。(编辑:葛林林)

 

【相关阅读】

 

景德镇陶瓷创意作品展上众瓷斗艳

 

景德镇陶瓷水深:新手勿入,需要规范市场

 

洁净如雪,景德镇骨瓷釉中彩青花餐具

 

目前的形式来看,景德镇陶瓷主要有六大方向发展经济

 

艺术无国界,景德镇瓷器昔日辉煌影响至今

瓷库中国
瓷库中国

全方位诠释艺术精品,名家艺术收藏品美炸给你看!

以“传播陶瓷品牌 弘扬艺术文化”为宗旨,重在传播现代名家、名瓷、字画、紫砂壶、工艺与技术,为倾慕陶瓷艺术的粉丝和爱好者、收藏者提供权威专业放心的咨询服务和展示平台。

瓷库中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