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陶人款及其他类题记

时间:2017-04-18 09:59:52 来源于:

陶人款
       在瓷器上署以陶工、作坊主、店主姓名的款识,称“陶人款”。“陶人款”是研究古代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珍贵资料。陶人款的格式,一般是在匠人姓名后加一“造”字,也有只书姓名、姓氏或店号的。如唐长沙窑瓷器的“郑家小口天下第一”,清乾隆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的“蜗寄唐英制”等,民国时期更有大量陶人款如“刘雨岑绘”、“汪野亭绘”等,以作坊主命名则有“丽泽轩”等。
明清以前的陶人款
       陶人款在早期青瓷上即已出现,但常常与纪年、赞颂、吉言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铭文。宋代瓷器上,陶人款骤然增多。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加强带动了瓷器的需要量大增和瓷窑大量兴起,诸窑产品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新局面。生产者为了拓宽销路,于是在产品的外壁或底部标明了姓氏或作坊名称。如磁州窑瓷枕的“张家造”、“张家枕”等标记,景德镇青白瓷盒“段家合子记”的标记。到了辽、金、元时期瓷器上的陶人款与宋代相比,数量有所减少。赤峰缸瓦辽代茶叶末釉鸡腿瓶,肩上刻划汉人姓氏孙、徐等,究竟属于工匠姓氏抑或物主姓氏,尚不得而知。
       明代以前的陶人款多为刻划或模印,亦有少量彩书,德化窑、宜兴窑等瓷器上的陶人款则多为模印或刻划。
明代的陶人款
       单独陶人款,直到明清时才可见到,而且比较少,特别是官窑器上更为少见。主要见于景德镇瓷器上,如:何王清造、陈文显造、陈守贵造、程玉梓造、荆桂、天启年米石隐制等。龙泉窑瓷器上的陶人款多模印而成,有顾氏、石林、三愧、李氏、清河制造、张明工夫等。明代广东石湾窑瓷器的工匠名款,多为篆书印章款,见于塑像上的有:何朝宗、张寿山、陈伟之印、林学宗印、林朝景等。皆印于塑像背部,印章式样有葫芦形和方形两种。
清代的陶人款
       也是多见于景德镇瓷器上,清初官窑器可偶见督陶官的款识。乾隆以后,制陶工匠姓名才见于款识。清代的陶人款常见的有许世文元公制、春育主人珍藏、中山人、程子受、商山仿古、江呜皋造、吴十九制、壶隐老人、壶隐道人、泉制、蜗居老人、唐英之印、解竹主人制造、王炳荣、乐道堂主人制、熊氏壁臣仿古。清代景德镇瓷器上陶人款多落于器外底,也有个别落于器口边、腹壁、圈足内壁。清代德化窑瓷塑上的陶人款有:何朝春、许云鳞、许裕源制、博及渔人、许云麟制等,多为篆书印章款,印章式样有葫芦形或方形两种,款字既有阳文,又有阴文。德化窑盖罐和瓶上有“顺和苏记”阴文刻款。
民国陶人款
       较著名的有:“郭世五”、“觯斋主人”、“陶务监督郭葆昌谨制”等,皆为方章红彩篆书或楷书款。

兰亭序文字对杯

其他类款识
供养款

       宗教信徒订烧的专用于供奉神灵的瓷器及供奉祖先的瓷器、其他专用于祭祀活动的瓷器上的款识。这种款识文字较长,内容大多为供养(供奉)人姓名、祭献之神、佛名、器物名、地名、时间、祷词等。宋、金瓷器上已出现这种款识,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瓷器上大量流行。清代最著名的供养款瓷器是乾隆时的青花缠枝莲纹花觚。
吉言赞颂款
       吉言赞颂款又称“吉语款”、“赞颂款”。即在陶瓷上刻、印或书写的,具有祈求幸福吉祥或赞美器物本身含义的字和词语,如“富”、“福”、“禄”、“寿”、“禧”、“金玉满堂”、“在川之乐”、“万年甲子”、“陶成宝鼎”、“若深珍藏”、“美玉如斯”、“天下太平”、“福寿康宁”、“福山寿海”等。
仿写款
        简称仿款,又称寄托款。为后一朝代在瓷器上落前朝代的年款。如明正德落“大明宣德年制”,清康熙落“大明成化年制”,或清乾隆落“大清康熙年制”等。仿写款主要见于景德镇窑的官、民窑瓷器上,自明代中后期至今天仍有所见。仿写款的出现与人们的好古之心以及前朝瓷器的经济价值高有密切关系。如永宣青花以其青料的浓郁、釉质的润泽、胎质的精细一直为世所传诵,自成化以后一直有所仿制,它们都落上“大明宣德年制”年款,这些人当初的好古之心却为后世的鉴定带来极大的困难。前朝代的器物如成化的斗彩以及康熙、雍正的颜色釉等,因其市场价值较高,又多被精于制假者所造,充真器谋利,这就有必要对仿写款的器物进行鉴定。
康熙仿宣德年款
       康熙仿宣德年款的特点是:字体或过大,或过于规整,笔力较软。
       仿写宣德年款瓷器见有白釉鲜红三鱼纹高足碗,内底心有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圈。仿宣德祭红釉僧帽壶,外底有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圈,而真正的宣德祭红釉僧帽壶一般无款识。仿宣德祭蓝釉白鱼莲纹盘、釉里红云龙纹碗、青花矾红海水龙纹盘、红绿彩鱼藻纹盘及青花仕女纹碗等,均在外底写青花楷书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圆圈。
花样款
       又称花押款,原指旧时文书契约末尾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种符号,宋已见有花押印,元时花押印极盛行,也称元印、元戳,这与元人不识汉字有关,后汉人效仿,花样印遂广为流行。瓷器上出现花样印为明代晚期,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外形如秦汉古玺中的印章款,外有青花双框或单框,字在可识与不可识之间,流行于天启、崇祯年问。另一种为窗格款,青花单框内以横竖线条组成图形,似文字,但仍不可识。
明代、清代康熙与雍正的花样款
       明代景德镇瓷器上的花样款不多见,永乐青花龙纹葵口碗的底有绘一龙的。另见永乐青花加金彩苜蓿花碗的外底用金彩描绘小片雪花状的图案。宣德青花风纹葵口洗外底有绘一凤的。成化花瓷器的外底有绘牡丹或鹤莲的。嘉靖蓝彩花卉小盘,底部有画蓝彩小兔的。万历青花加红绿彩八仙人物纹梅瓶的底部有以绿彩绘一朵灵芝的。天启青花人物罐的外底有绘一兔或一花朵的。
       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上盛行花样款,尤以康熙、雍正时多见,内容亦多种多样。康熙时有团凤、仙鹤、蕉叶、鹭莲、竹、团花、兰花、螺、犀角、双龙、盘长、鼎、方胜、梅朵、梅枝、银锭、双鱼、灵芝、笔洗、云头、免、钱、“豆腐干”以及各种变形文字等。雍正时见有龙、凤、鹤、灵芝、鼎、人物、老媪、四朵花、笔锭如意、蝙蝠、云头及大量的“豆腐干”等。
古瓷器的特殊款识
      “供御”与“进盏”款;“花盒”、“油盒”、“镜盒”款;“盈”字与“翰林”款;“会稽”款;“尚食局”与“尚药局”款;“五王府”与“易定”款;“仁和馆”与“太平馆”款;西夏文款;元代卵白釉款、“使司帅府公用”款;八思巴文款;“显德年制”款、“宣州官窑”款、“天威军官瓶”款;“永”字款;“正八”款。
“天”字款
       主要见于成化斗彩罐上。这种罐可分为长圆腹与矮圆腹两式。外底施白釉,中心以青花料写一楷书“灭”字,款外无边栏。其纹饰有瓜地行龙、香草龙、海水龙、海马、海象、缠枝莲、缠枝莲托八吉祥等。其盖分为两种,一种平顶尤钮,一种盖面隆起呈伞状,盖顶有宝珠钮。“天”字笔划均衡,起笔、住笔自然有力,全字显得一气呵成,毫无停滞。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总结的“天”字款歌诀为:“天字无栏确为官,字沉云漾浅褐边。康熙仿造虽技巧,一长二短里俱干。”成化斗彩天字罐的名气很大,明代万历、清代康熙、雍正时均有仿制品,康熙、雍正时景德镇官窑仿制品除斗彩器外,还有青花制品,但目前未见有成化青花天字罐。这类仿品除款识字体不及成化斗彩天字罐上的挺拔有力,其器型也有差异,腹部或很大或过于扁平,显得笨拙。另外,所用青料和釉上彩料也有区别。
“官”与“新官”款
       这两种款识均为刻划款,书体有行、楷、革数种,以行书为多,主要见于晚唐至北宋时的白瓷上。五代耀州窑和越窑青瓷上以及辽代赤峰缸瓦窑遗址出土的匣钵上也有刻划的“官”字款,缸瓦窑垫柱上有刻划的“新官”款。
     “官”或“新官”款白瓷的造型以盘、碗、碟最为多见,另有少量瓶、壶、罐、盏托、笔舔等,绝大部分作品是施釉后入窑前将铭文阴刻于外底,只有少数几件是在露胎的底部直接刻划的。
     “官”、“新官”款白瓷是定窑白瓷中的精品,尤其是盘、碗、碟类器物,以模仿同时代金银器造型为主,多采用花口、起棱、压边等技法,有的还在口、足部镶包金、银扣。
       考古资料表明:“官”、“新官”款白瓷往往一同出土,因此两者并无时代先后的区别。从数量上看,“官”字款者占绝大多数。至于“官”、“新官”款的涵义,由于宋、辽、金时的铜镜上亦见有刻划的“官”字,如“朔州马邑县验记官”、“东平府银事司官”,且“官”字下都刻划签押文字,因此瓷器上的“官”、“新官”也应是“官样”之意,即是一种押记,表明是官府订烧之器。
钧窑数目字款
       传世宋代官钧窑瓷器及窑址出土的宋代官钧窑瓷器标本上,都曾见到数目字款。这类器物是北宋时期专为宫廷烧造的陈设用瓷,器型有花盆、盆盏、鼓钉洗、出戟尊等。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质地优良,制作精细。数目字多阴刻于外底,从“一”到“十”都有。以往古陶瓷著作,例如,《南窑笔记》、《陶雅》、《饮流斋说瓷》等,对数目字的涵义和用途做过种种推测,如《南窑笔记》云:“有一、二数目字于底足之间,盖配合一副之记号也……”《饮流斋说瓷》云:“均盆与盆连(奁),其底必有数目字,红紫者单数,青蓝者双数……”但通过对传世品和窑址出土物进行排比研究,发现以往的推测皆不正确,数目字实际上是起表达同类器物尺寸大小的作用,即数目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一”是同类器物中尺寸最大者,“十”是最小者。
八思巴文款
       元代瓷器款识。八思巴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因它的创始人是元代忽必烈的国师、喇嘛教高僧八思巴而得名。忽必烈统一中原后,命令八思巴制订官方通用文字,八思巴便以藏文文字为基础,运用汉语的语法,创造出一套拼音文字,它类似现在的汉语拼音的形式。八思八文从1269年颁布到元朝末年,共用了大约一百年,因此八思巴文是元代瓷器的时代标志。龙泉窑系的安仁口窑、丽水窑及南海窑遗址都曾出土过带八思巴文的瓷片。明正德官窑青花瓷上也有八思巴文款瓷器,这与正德皇帝信奉喇嘛教并与蒙藏上层僧侣往来密切有很大的关系。
诗句文字类题记
       与款识和题记相比,诗句文字类题记具有更强的装饰性,所采用的题记手段以书写为主,但其风格显得更为自由舒畅,内容更为丰富翔实,与器物的其他装饰方法结合得更为紧密,观赏性更为突出。诗句文字类题记又根据内容以及题材等多方面分为如下几种:
民间谚语类
       用民间谚语作为瓷器的装饰.是从唐代长沙窑器物开始的。民问谚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是反映商人和市井小民的生活和意识,如“众人少语”、“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等。
四季风景诗类
       在器物上描绘四季风景,并配以诗句,如清代乾隆时期的一件粉彩山水转颈瓶,器面开光内绘春夏秋冬风景图,以便于随季节来展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用隶、楷、行、篆四种书体题写诗句,春季图题“春到人间饶富丽。柳烟花雨总宜人”;夏季图题“风绉谷纹回远濑,霞堆峰势映明川”;秋季图题“澹月梧桐影,轻风梦薛香”;冬季图题“梅帐春融血,松窗月舞龙”。
山水诗类
       将描写山水美景的诗题写于器物上,如一件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壶清代的碗上就写道了“翠绕南山同一色,绿围沧海绿无边”,并配以“山高”、“水长”印章。诗句与山水景色相得益彰。
花卉诗类
       一股是在瓶、碗等器物上一面描绘花卉,一面题诗。常见的花卉有:月季、牡丹、天竹、兰草、腊梅等。常见的题诗有:“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等。
对联类
       在清代康熙时期的瓷器上,常见对联类题记,如康熙五彩加金锦地瓷器,在菱形开光内书“聪明当此发”,“步步是莲花”,横批“锦地永常”。
仕女诗句类
       仕女类画是瓷器装饰的主要题材之一,仕女诗句类题记正是由此产生的。如清代乾隆时期的这类瓷器中,有“惜花春起甲”,爱日夜眠迟”,“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高烧银烛照红妆”,“轻罗小扇扑流萤”等题记。
短文类
       这一类题记在清代康熙时期较为流行,也是以整篇古文装饰瓷器的一种手段,常用的短文有《出师表》、《滕王阁序》、《兰亭集序》、《赤壁赋》、《圣主得闲臣颂》等。短文的字体也比较讲究,多仿书法名家,有不同风格的行、楷、隶、篆等形式。这类短文题记主要见于文具和陈设品上的装饰。
歌颂名人类
       这是一种以歌颂古代历史名人为内容的题记,如明代龙泉瓷器上的“孔子泣颜回,韩信武志才”。李白书。
御题诗类
       清代乾隆时期,盛行在唐宋名窑瓷器上的题写御制诗,目前所知乾隆一生所作的有关瓷器的诗文达199首,基本上都由宫廷造办处为其刻在唐宋瓷器上。
       祈愿类:祈愿的主要内容是祈求幸福、健康、平安和升官发财,在寺庙道观使用的香炉花瓶等供器上常见。
       记事类:将一些重要事件记录在陶瓷器上。

瓷库中国
瓷库中国

全方位诠释艺术精品,名家艺术收藏品美炸给你看!

以“传播陶瓷品牌 弘扬艺术文化”为宗旨,重在传播现代名家、名瓷、字画、紫砂壶、工艺与技术,为倾慕陶瓷艺术的粉丝和爱好者、收藏者提供权威专业放心的咨询服务和展示平台。

瓷库中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