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的弘扬,紫砂茶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间:2017-04-19 12:28:07 来源于:

瓷库中国讯  紫砂茶具泥质天成,用深藏在当地山腹之中特有的紫、红等彩泥,加工成型,再放到1100-1200℃的高温窑炉中烧成陶。由于泥料中含有氧化硅、钠、钾、锰、镁等多种化学成分,烧后的成品赤如红、紫如葡萄、赭如墨菊、黄如柑橙,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紫砂茶具造型数以千计,“方非一式,圆无一相”,有仿几何形体造型,工艺精湛,色泽纯朴。艺人们在壶体上用钢刀代笔,雕刻上花鸟山水,金石书法,使紫砂壶成为一种融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金石、造型于一体的艺术品

 

那么,紫砂茶具的艺术品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里呢?瓷库中国专家从以下方面浅陈管见。

 

 

图:正品宜兴玉兰春色紫砂茶具套装-紫砂茶具可定制 

 

陶瓷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而起源的。紫砂茶具的问世,给宜兴陶瓷5000年文化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紫砂茶具捏筑和片接成型技法,是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制作中所仅有的。用这些方法制成的紫砂壶,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种上古时代器物的感觉,古朴而典雅,受到中外陶瓷专家的极力推崇,称之为“硕果仅存”的陶瓷文化艺术。所以,紫砂茶具的产生对陶瓷文化的鸿扬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而在《宜兴紫砂史》一书中曾作过这样的推论:“从供春开始,把砂壶从一般粗糙的手工业品推进为精致的工艺品,这份贡献无可争议,就该归诸于供春。”宜兴紫砂自北宋起步至今,除了继承已有的成就外,还要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工艺水平的提高,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品种。尤其从名代开始,宜兴紫砂茶具的创造得到了文人学士的参与,这在中国陶瓷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明代万历年间进士、礼部尚书董其昌,清顺治年间广西桂林通判汪森,清乾隆进士、潍县和县郑板桥,清乾嘉年间淮安同知、荆溪县令陈鸿寿(曼生),清同治探花、两广两湖督抚张之洞,清同治翰林、广东湖南巡抚吴大徽等等。这些文人显贵不仅设计图样,而且撰壶铭,书款识,以物寓志,使茶具发出如文人般的巧思和雅趣,成为上层社会饮宴斗茶的高档茗器和厅堂雅陈的精美艺术品。此时,紫砂茶具的艺术性、欣赏性已经远远超出它的实用功能了。(编辑:刘萌可)

 

【相关阅读】

 

收藏紫砂壶新理念:要买紫砂壶先识造壶者

 

养紫砂壶保养首先要选好壶

 

紫砂老壶是否就比新壶值钱?

 

挑选适合自己的茶具,不仅需要参透茶艺,更需要了解种类

 

茶具茶艺文化方面:物质与精神相结合

瓷库中国
瓷库中国

全方位诠释艺术精品,名家艺术收藏品美炸给你看!

以“传播陶瓷品牌 弘扬艺术文化”为宗旨,重在传播现代名家、名瓷、字画、紫砂壶、工艺与技术,为倾慕陶瓷艺术的粉丝和爱好者、收藏者提供权威专业放心的咨询服务和展示平台。

瓷库中国
相关阅读
以现代生活的视角去认知鉴赏艺术品,传承传统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