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师的精品力作紫砂茶具是与其他艺术相融合的

时间:2017-04-19 12:28:38 来源于:

瓷库中国讯  紫砂壶作为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手工制品,蕴含一种情趣,其灵魂可以说是文人趣味。宋代诗人苏轼住在宜兴时,就喜爱一种提梁式砂壶,即“东坡壶”。至明代,出现了供春壶,供春原是文人吴颐山的书僮,多年侍读,受到文人习气的濡染,刨制出造型新颖、胜似金玉的“供着壶”。时大彬则改前代的大壶为精致的小壶“干奇百状信手出”,风范一变。这也是与大彬游历娄东时,多与陈眉多、王世贞等文人名士交流有很大关系。清代名手杨彭年,干脆与文人陈曼生合作,由陈设计式样,杨来捏制,再由陈于身刻制书画,最终入窑烧制成壶。难怪后世将杨彭年所制壶称为“曼生壶 。此后,不少书画名家都有亲镌书画的壶器。

 

图:名人字画石瓢紫砂茶壶 

 

紫砂壶是与其他艺术相融合的,诗、书、画、印常常作为壶的画面构成因素;松、梅、竹、石,常常成为壶的基本造型。如今有人将壶制成“变型金钢”、“钱柜皮箱”及其他“新潮”模样,只能算是恶俗,不是什么“创新”。至于有些人一味摹占,却又偷工减料,才艺更逊前人,其壶只能置于地摊叫卖。

 

收藏茶具,自然会聚焦于紫砂壶。“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紫砂壶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瓷库中国专家沈先生自然也开始致力于紫砂壶的收藏。使他深感荣幸的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他有幸结识了海上著名的壶艺大师、四海壶具博物馆的馆主许四海先生。在许先生的热情支持与具体辅导下,他确立了良好的收藏定位,即系统性、流派性、精品性、独特性。许先生跟他言简意明地指出,中国紫砂壶艺史上,曾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明万历年间,出了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等;第二次是清嘉道年间,出了陈曼生、杨彭年、邵大亨等;而第三次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出了陈光明、蒋彦庭、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程寿珍、冯桂林等。其后的顾景舟、蒋蓉等也相继成为工艺美术大师。颇有悟性的沈先生就以此为收藏脉络,同时亦关注当代大师的精品力作。(编辑:刘烨)

 

【相关阅读】

 

紫砂茶具造型气度先入为主,其艺术发源于宋代

 

收藏殆尽的紫砂茶具,究竟有何社会文化影响

 

七大特点,彰显紫砂茶具的实用性和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壶艺造型的艺术宝库,紫砂茶具的源和家

 

紫砂茶具风靡中外,其美观价值更具文化特性

瓷库中国
瓷库中国

全方位诠释艺术精品,名家艺术收藏品美炸给你看!

以“传播陶瓷品牌 弘扬艺术文化”为宗旨,重在传播现代名家、名瓷、字画、紫砂壶、工艺与技术,为倾慕陶瓷艺术的粉丝和爱好者、收藏者提供权威专业放心的咨询服务和展示平台。

瓷库中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