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礼品紫砂茶具送礼,精选全手工壶升值潜力无限

时间:2017-04-19 12:49:48 来源于:

瓷库中国讯  龙年伊始,各大紫砂礼品企业开始了大发展,各种工艺品壶和新作层出不求,看似火热的市场却给人一丝担忧。因为大家突然发现,紫砂不再有了文化气息。这对于一些人提倡全手工制壶有了更新的认识。

 

从市场上来看,现时许多物品都进入机械化大生产时代,但全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在玩家心中却牢固占据着一席之位。是什么原因让玩家对此趋之若鹜?首先因为全手工制作的紫砂壶是非批量生产,所以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每把壶只有一个壶盖与之相匹配。其次,全手工壶能反映出制作者当时的艺术领悟能力、篆刻能力等,玩家可在使用、赏玩过程中领悟制壶者的构思意境。再次由于全手工制壶法的使用日渐稀少,精品也逐年减少,从物以稀为贵的角度考虑,全手工制的壶更是升值潜力无限!

 

 

图:正品宜兴紫砂茶壶枫叶飘香-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作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瓷库中国专家分析说,因为全手工制的壶在紫砂茶具的发展历史上都是名家之作,并不是现在科技达不到那种逼真的效果,而是缺乏工艺美术大师给它们赋予的神韵。所以说,有主题的,有内涵的壶,通常是作者思想的表达。耳听为虚,今天我们就翻阅历史的画卷来看看三代紫砂大师的魅力,来提升对全手工壶的理解吧。

 

有可靠文献记载,明朝正德、嘉靖时期的龚春(供春)是推广紫砂壶的重要人物,有人说他是创始人,但紫砂壶宋朝时期就开始出现,自然说龚春是创始人不妥。龚春作为最出名的紫砂制作人,其实他流传的作品也无法证明其真。龚春把手艺传给时大彬、李仲芬,这两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大师。时大彬制作紫砂壶风格高古,造型流畅灵活,不求工巧雕琢,但求朴雅坚致,妙不可思。徐友泉,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以上4人可以称为第一代的紫砂壶大师。

 

第二代紫砂壶大师为清初人陈鸣远、惠孟臣。陈鸣远最大的贡献,是一改紫砂壶的严谨风格,把日常所见的核桃、栗子、荸荠、花生等造型入壶,擅长堆花积泥,精工细作,使紫砂壶变得极具生动活泼、形象喜人,开创了一代风气;同时,他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印的形式,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影响了之后紫砂壶的发展。(由于陈鸣远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时,故仿品、赝品大量出现。顾景舟先生说,从少年习艺,直至暮年,半个多世纪中他也只见到几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别小心以防走眼。)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的惠孟臣,长于制作小壶,以小胜大。孟臣壶以竹刀划款,以器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精品。 

 

第三代紫砂壶大师诞生在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陈鸿寿、杨彭年是代表人物。陈鸿寿是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他的艺术主张新颖脱俗,认为“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见“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第一大贡献,是把紫砂艺术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与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现在我们见到的嘉庆年间制作的紫砂壶,壶把、壶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后人称“曼生壶”。陈鸿寿使紫砂陶艺更加文人化,制作技术虽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对后世影响很大。杨彭年首创捏嘴新工艺,他不用模子,信手捏来,随意而成,颇具天趣。乾隆以后,紫砂壶的制作日渐衰气,高手不多,嘉道年间的邵大亨,他为陈鸣远以后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兰、邵友廷、蒋德休、黄玉麟、程寿珍诸人,总体水准不如前人,如同其他工艺一样,瓷器、漆器、玉器等,皆因循守旧,很少创新。直至现代紫砂大师顾景舟的出现,使得紫砂艺术再次得到了复兴。(编辑:刘烨)

 

【相关阅读】

 

千言万语话龙年 龙年礼品送吉祥

 

龙年礼品紫砂茶具的优雅生活享受,需要做好七件事

 

龙年礼品紫砂茶具热,更是壶艺新的提升和发展好时机

 

远离生活的家居摆设?龙年礼品宜兴紫砂壶都有哪些误区

 

龙年工艺品紫砂茶具礼品在选择的时候要从多

瓷库中国
瓷库中国

全方位诠释艺术精品,名家艺术收藏品美炸给你看!

以“传播陶瓷品牌 弘扬艺术文化”为宗旨,重在传播现代名家、名瓷、字画、紫砂壶、工艺与技术,为倾慕陶瓷艺术的粉丝和爱好者、收藏者提供权威专业放心的咨询服务和展示平台。

瓷库中国
相关阅读
收藏品知识普及——何谓官窑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