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库手机移动版
优秀作品赏析、艺术名家介绍
扫描立即访问
-
订阅号·精选
传播陶瓷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扫描立即关注
-
服务号·推荐
独特视角,发现价值!
扫描立即关注
-
扫描查看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从有限的传世品看,青花瓷占了绝大多数。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产品:正统三年(1438)曾禁止民窑烧造与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正统六年(1441)命景德镇烧造金龙、金凤白瓷罐及九龙凤青花缸;正统十二年(1447)又有不准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1451)有减饶州岁造瓷器三分之一的记载;天顺元年(1457)曾派中官赴景德镇督烧瓷器;天顺三年(1459)又有将原定烧造13.3万余件的瓷器准减8万的命令。”
从上述文献记载看,这段时间不论官、民窑器都曾有烧造。但传世品中至今未见一件署年款的官窑瓷器,所见瓷器均为民窑所产,故学术界“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称。学术界所称原指官窑,并非民窑。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注意到了明代纪年墓葬的瓷料,在三朝纪年墓里出土了一批民窑青花瓷器,特别是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镇珠山以西明御厂西墙外东司岭一巷道中,发现的大量明代正统官窑瓷器,品种有青花和斗彩等,呈现出与宣德、成化不同的风格。
正统、景泰、天顺朝青花瓷器就目前已发现的资料可以肯定,民窑生产和其他朝代一样,并未间断过,但就决定青花生产时代风貌的特点和官窑来看,三朝则仍然是一个空白期。造成官窑青花瓷器生产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乱频繁、宫廷的争取和社会经济的衰败,固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帝王兴趣爱好的转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景泰年间特别风行铜胎珐琅器,所谓“景泰蓝”即是这一时期产生的瓷器的专称。
以“传播陶瓷品牌 弘扬艺术文化”为宗旨,重在传播现代名家、名瓷、字画、紫砂壶、工艺与技术,为倾慕陶瓷艺术的粉丝和爱好者、收藏者提供权威专业放心的咨询服务和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