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瓷知识 > 陶瓷器型 > 文章详情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瓷库

电 话:13388615353

微 信:13388615353

邮 箱:hzyage@126.com

地 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
府山街道衣锦坊24号

壶的种类

发布日期:2023/10/8
浏览次数:161次
壶类

唾壶:又称“唾孟”,为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有“渣斗”之称。东吴时为敞口短颈、腹扁圆、圈足,肩部饰水波纹,贴以铺首。西晋时平敞口或浅盘口,颈部明显,近球腹、圈足,肩部有网格纹。东晋时为盘口、短颈,腹下垂,以平底为主。南朝时为浅盘口,南朝晚期发展为撇口,腹扁圆,有平底、假圈足两式,有的带盖,有的带托子。

背壶:又称“穿带瓶”、“背水壶”,因壶的两侧有穿带的系或沟槽而得名,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制品。

匏壶: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一种壶式,器型似匏瓜状,是盛酒或水的容器。有的匏壶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连接而成,有的颈部较长、或直或弯曲、腹部作椭圆形。壶盖造型考究,多做凤首形状。

茧形壶:也称“鸭蛋壶”,古代的一种壶形。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近似蚕茧,又若鸭蛋,因此而得名。茧形壶在当时既为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的马蹄声。

蒜头壶:始见于秦汉时期的一种壶式,有陶制和原始青瓷两种。特征为蒜头形小口长颈、圆腹。东汉时期蒜头壶腹部比西汉时期丰满,蒜头呈扁圆形。

带系扁壶:壶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于穿绳提携的一种壶式。是仿铜器型状制作的。东汉青釉扁壶为圆唇口、直颈、扁腹,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西晋时壶体呈丰唇、直口、短颈、圆肩,肩部两侧各贴塑带翼鼠为系,壶腹扁圆,圈足为椭圆状。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带西域风格的扁壶:敞口、短颈、肩两侧各有一带孔凸起为系;壶体扁圆,上窄下宽似核桃状,底部假圈足,扁腹两面印有胡人舞蹈图案。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特征的带系扁壶:长方形口、短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圈足、周边有凹沟,共有6个系。元代四系扁壶:唇口外卷、短颈、溜肩、装有四系、腹侧垂直、腹面平、长条状平底,造型风格与前朝完全不同,烧造地点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

盘口壶:造型源于西汉的喇叭壶,其时部分器物口颈转折外已星现棱线,至东汉初棱线凸起,初具盘口,中期后定型。东吴时盘口和底部都小,上腹很大,重心偏于上部。西晋时盘口与底部渐加大,最大直径移至腹中部。有双系或四系,肩腹部有网格纹。到了隋代,盘口加深,颈粗、卵圆腹的称“壶”,颈细、修长身的称“瓶”,颈部有一至三道凸纹,肩腹部有的有凸弦纹,单泥条形耳或双覆系耳,有二、四、六等不同数目的系耳,平底,有的近底部外撇,有的做出假圈足。

虎子:是形若伏虎的一种器物。迄今发现最早的虎子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瓷制虎子流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时期青瓷虎子在模仿基础上又有提高,典型器有江苏南京出土带“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铭文的虎子,体似横茧,提梁塑成弓背虎形,虎头与器颈口相联,四足俯于腹下。吴末西晋时虎子在颈口部雕塑出虎头,腰部软束,前两侧刻划飞翼,前后腿部鼓凸,腹下蹲伏四足,虎口常作45度角上仰,虎形逼真。西晋时还出现圆形腹、平底、无装饰的虎子,东晋早期有少量茧形虎饰虎子。

鹰形壶:又称“鹰首壶”,盘口壶的一种。盘口、短粗颈、圆腹、平底,壶的肩部贴塑双目圆睁、尖喙下勾的鹰首,两侧有对称竖式双系。腹部两侧用简单的刻划纹表示鹰的飞翼,腹下部塑有鹰瓜,另侧对称位置贴附鹰尾,着重刻画了鹰首部位和硕大的双翅。

羊首壶:器型为盘口、长颈、溜肩、椭圆形腹,口与肩部有一曲柄。羊鼓睛凸目、双角蜷曲,雕塑细腻。羊首壶出土于南京和平门外米家山东晋慕以及江苏丹阳、绍兴等地区。

象首盘口壶:盘口壶的一种,出土于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盘口高而微撇、束颈、丰肩、椭圆形腹、腹部下收、足外撇、肩部有对称的四组条状系。壶流根部塑一象首,象耳向两侧燕尾服开附在壶体上,高昂的象鼻为壶流,对称的一侧是隋代流行的龙首形柄,造型独特。其白釉略带青瓷特征,属白釉滥觞期的作品,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珍贵的标本。

风首壶:又称“龙凤壶”,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青瓷风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风头,与壶口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

龙首壶:始于唐代的一种壶式。北宋定窑烧造的龙首壶,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肩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另一侧有直立龙首,龙颈雕琢细腻的鳞纹,龙口含有弯曲的短流,壶的形体秀丽。

双鱼壶: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壶式。整体作并联的双鱼形,双鱼嘴为壶口,鱼体作壶身,鱼尾为假圈足,鱼背脊间各有凹槽,槽上下两端贴有桥形系,可系绳,故又名双鱼穿带壶。广东梅县出土唐代水车窑青釉双鱼壶,壶口外敞、鱼形腹、圈足仿鱼尾、肩部一侧装管形短流、双鱼之间有一凹槽、上下各设一系、足上部有穿孔,制作简练。

贲巴壶:也称为奔巴壶,流行于清代的一种壶式,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仪式中的灌顶器物。贲巴壶的造型可能是从唐朝以来的陶瓷军持和铜器中的净瓶演变而来,也可能与西藏人民的生活用具和宗教寺庙的陈设有关。它的造型如塔状,有大小两个口,有的上面有盖,有的上面无盖。小口一般曲折连于腹部,腹呈扁圆状、下承以托。贲巴壶主要以青花为主,也有粉彩、斗彩等品种。瓷质贲巴壶在官窑中的大量生产出现在康、雍、乾三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时期。责巴壶的用途除了用作赏赐之外,还作为皇帝向寺庙的进献之物。

茄式壶:清康熙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一种壶式,陈设品。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圆球状,似长茄形,圆底施釉,故放置不稳。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隋代出现的一种酒器。唐代早期为盘口、短颈、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带鋬、身形较矮、鼓腹、假圈足。唐代中晚期大量流行,基本取代了鸡首壶、凤首壶等。这时期执壶式样繁多,有短流口、长颈、带鋬、附系耳,有长颈、中等流口、椭圆腹、瓜棱形,柄把有曲有直。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至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器型修长秀美,并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

提梁壶: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明代提梁壶以万历时期的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数为窗柜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

内管壶: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一种壶式。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由于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流壶、倒装壶。陕西省彬县出土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内管壶,是这种壶式的典型器,壶虽然有流、柄、腹体及圈足,但无口、无盖。

人首鱼龙壶:辽代的一种壶式,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器型为人首鱼身,腹部两侧有翼,背上壶口作莲瓣形,鱼尾上翘。胸前有一龙首为流,人首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作提梁,造型奇特、构思巧妙。

鸡冠壶:辽代一种典型的壶式,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亦称“皮囊壶”。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穿孔,故称“鸡冠壶”,又因形似马蹬,俗称“马蹬壶”。鸡冠壶大体分为5种形式,即扁身单孔及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辨别鸡冠壶年代的早晚,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壶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来区分。

多穆壶:是一件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皿,它是仿藏蒙地区少数民族盛放乳汁的银制或皮革器物而制,早在元代景德镇青白瓷就有仿制,当时的器物较为粗矮厚重。清代康熙,器身向细长秀丽发展,釉色有洒蓝釉、粉彩、素三彩、五彩、黄釉等多个品种。康熙与乾隆时期的多穆壶造型虽大体上一致,但风格上略有不同,前者显得粗犷,后者却有宫廷华贵之风。

僧帽壶: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的一种壶式。壶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最早的僧帽壶为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器,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元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匀称,壶流比元代略长。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壶流略短于明代。瓷质僧帽壶的出现完全是上层统治者对外政策的产物,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都是朝廷与藏蒙地区关系密切的时期,特别是对藏传佛教的崇信达到极盛的时期,因此是带有藏蒙风俗的器物。

梨式壶: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的一种壶式,因形状似梨而得名。伞形盖,盖顶有宝珠钮,短颈,其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矮圈足,弯流,曲柄。

花浇:用来浇花的一种壶。流行于明永乐、宣德时期,延续至清,形状模仿西亚铜器,口沿一侧有流,直颈,圆腹,口、肩之间连有曲柄。明永乐时期颈部较长,宣德时期短且粗。清雍正时期的花浇呈细颈,腹部为直扁圆形,圈足,颈、肩均有下凸起的弦纹:肩、腋下部有凸起的菊瓣纹。

莲瓣壶:器型为直口、溜肩、圆腹,前有直流,后有曲柄,腹部有四层凸起的仰莲瓣纹。器表施有祭红釉,红色鲜丽匀润,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莲花。

字划壶:也称“字形壶”,清代康熙时期出现的一种壶式。壶体为立体的汉字形,多做成福、禄、寿三字,笔划间雕镂透空。

香壶:清乾隆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仿青铜器型状的一种壶式。直口、圆腹、直流、曲柄、腹下承四柱状足。

标签

本文关键词:唾壶:又称“唾孟”,为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有“渣斗”之称
上一篇:罐的种类
下一篇:瓶的类型

名瓷精品 | 个性定制 | 陶瓷知识 | 瓷器素材